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腦袋,最近看到這本書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覺得很不錯,很想買來看看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朋友推薦我上網路書局買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還會幫你把書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宅配到家,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也可以上網路書局比價看看,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870060656&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鑑於股份有限公司為公司法重要公司形態,相關商業企業法規制度均建立於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規定之上,故其可謂企業法規之碁石,研修公司法領域者,自當透徹探索研修,不可不究。本系列係以專著方式,分別剖析股份有限公司各機關之常見實務爭議問題。
繼《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董事篇》出版後,本書《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係本系列專書之第二冊,乃基於「股東會」為公司全體股東所組成,立於全體股東為公司實質所有人之地位,形成股份有限公司最高意思決定機關,在每年股東常會甚至於股東臨時會之召開,對公司影響而言,實茲事體大、舉足輕重,所引發之爭議,自是非同小可,不可一般。按股東會決議訴訟為公司法訴訟實務中之最大宗,故本書蒐集目前我國公司商業活動及司法實務中,就股東會以召集為始至決議為終的「股東會」及「股東會決議」相關爭點,整理羅列101個問題進行研究,深入淺出探討其箇中理論與實務見解,並試對列舉之問題,提出可行答案,以求周全。並期能協助讀者解決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作成決議時,所會面臨的種種疑問與難題。
學海淵博浩瀚,理論眾家紛紜,希冀藉由本專著之提出,祈各方不吝賜教交流,共同推動公司法制之進步、健全之目標。
作者介紹
黃清溪教授
日本慶義塾大學法學博士,現日本拓殖大學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律學系兼任教授,專長主要為商事法、公司法、票據法、國際經濟法等。原於國外求學目的係為回台貢獻所學,卻接連兩次失去回台作育英才機會,而於日本教學四十餘年後,返國擔任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創系主任,並於退休後仍續兼教職,每月台日往返授課,距離不減熱情。其後民國101年成立「清流公司法研究會」,組成員有司法實務界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司商業實務之會計師與國營事業高階幕僚,以及學界之在學研究生等,共同進行公司商業活動與司法實務見解爭議更深入之研究,並積極促成舉辦數次之台日公司法研討會,增進兩國法學相互交流。嗣後並將研究成果集結成冊,以本系列專著陸續推出。
簡祥紋
地院法官
鄭瑞崙
律師
游聖佳
律師
陳錦昇
律師
黃偉銘
地院法官
李美金
地檢署檢察官
莊如茵
律師
張鴻曉
工會理事長;工程師
魯忠軒
律師
邵勇維
律師
羅玲郁
律師
謝孟良
律師
何佩芝
根興鋼鐵有限公司經理
楊有德
律師
黃鋒榮
會計師
吳姮
研究生
陳亦明
律師
吳軒宇
地院法官助理
林秉毅
研究生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目錄導覽說明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股東會召集
第三章股東會召集通知
第四章股東提案權
第五章委託書徵求問題
第六章股東閱覽抄錄請求權
第七章檢查人選任
第八章股東會會場、開會時間
第九章股東會接呆帳追溯期待事務
第十章股東會議事進行、議事秩序
第十一章股東會決議
第十二章股東會臨時動議
第十三章股東會公司之說明義務
第十四章股東會決議的效力
第十五章股東會開會後之實務
高雄民間代書
初版序
自民國101年酷暑,由恩師黃清溪老師號召同門師兄姊、弟妹共組「清流公司法研究會」,精研公司法之學問及實務運作問題之探究。清溪老師雖每月頻於台、日兩地間往返,但仍不減對公司法研究之熱忱,每月假日定期召集研究會。本研究會成員乃由學術及實務界法律人士共同組成,議程經常由白天討論至黑夜,成員們仍樂此不疲,有幸成為研究會之一員並參與此書出版,與有榮焉。清流公司法研究會更於106年3月5日正式成立社團法人,除研究我國公司法學說理論及實務運作外,並積極與日本等國學者交流外國公司法現況,盼作為我國公司法未來立法或修法之借鏡。
在繼《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董事篇》出版後,本書《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係本系列專書之第二冊,本書同樣採以問題方式向讀者介紹,從股東會總則至股東會會議結束後之實務,共計15章節,整理羅列101個問題進行研究,並將學說及實務見解整理,深入淺出探討其箇中理論與實務見解,再以本書見解作為結論,並藉此拋磚引玉,引起學術、業界相關人士之共鳴。本書之成,雖集結學界之教授、研究生及法官、檢察官、執業律師、會計師與企業高階幕僚等實
務界法律人士,然公司法實是浩瀚,且學說見解分歧,錯誤在所難免,尚祈先進不吝指正。
清溪老師雖遠居於日本,對於國內公司法之教學不遺餘力,謹表謝忱。在本書付梓之際,承黃鋒榮會計師審閱校稿,且蒙簡祥紋法官、李美金檢察官、黃偉銘法官、鄭瑞崙律師、游聖佳律師、莊如茵律師、羅玲郁律師、邵勇維律師、張鴻曉理事長、楊有德律師、陳錦昇律師、魯忠軒同學、何佩芝同學、吳軒宇同學、陳亦明同學、林秉毅同學、吳姮同學等惠加校對,經眾人之努力,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在此謹表謝意。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傾力協助、規劃本書出版相關事宜,特此致謝。
謝孟良律師
2017年5月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黃清溪 等人
追蹤
- 出版社:五南
出版社追蹤
- 出版日:2017/8/25
- ISBN:9789571192055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銀行小額信貸申請書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870060656&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評價,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哪裡買,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評比,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推薦2017,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價格,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特賣會,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折扣價,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推薦好書,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股東會篇好書推薦
前言:台灣曾經有著製鞋王國的稱號,如今很多人都說製鞋業是夕陽產業,其實製鞋產業沒有一天能不創新,因為消費者永遠都在追求更好的鞋款,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簡稱鞋技中心)為台灣唯一一個製鞋產業的研發單位,25年來持續提供鞋業最好的創新與創意。
1970年代,在人口紅利與匯率的雙重優勢下,勞力密集的製鞋業蓬勃的發展,最盛況的時候台灣有將三千多家製鞋廠。然而,1990年代後新區域經濟崛起,許多的製鞋業者紛紛轉往大陸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發展,留在台灣的業者,轉以內銷市場為主,雖然產業規模縮小了,但是對於創新、創意的需求,製鞋產業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消費者想要 創新接軌市場
製鞋業早期不需要太多創新,只要把鞋子做出來就一定會有人買,然而現今的消費者,除了鞋子要好看,還希望鞋子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性,所以只能不斷開發出更好的材質與材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咖啡紗纖維布料、防水透濕布料、高吸震發泡材、生物分解發泡材等等,讓人們可以獲得更好、更舒適的鞋款。鞋技中心在這些研發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腳色」,協助導入相關研發成果,讓製鞋業可以跟上市場的需求。世代斷層 用科技協助創新製鞋產業第一代的創業者現在多為50~60歲,許多人考慮要退休與安排接棒計畫,但是缺少師傅、缺少員工,人力短缺,因此業者就希望能夠以機械協助鞋子生產,所以鞋技中心進行半自動化生產線與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導入,例如機械手臂、前後幫機等等,協助產業界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不斷進步 突破產業困境鞋子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許多人愛鞋成癡,家中的鞋櫃隨便就超過20雙鞋。鞋子不光只是要保護腳,更是全身穿著重要的一環,消費者總是追求最好的鞋子,因此,我們只能不斷的創新與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市場中獲得資訊,再搭配不斷的創新研發,將想法與科技結合再一起,才能夠跟上市場,也才能協助鞋業突破困境。(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經理 孫希聖)(工商時報)
前言:台灣曾經有著製鞋王國的稱號,如今很多人都說製鞋業是夕陽產業,其實製鞋產業沒有一天能不創新,因為消費者永遠都在追求更好的鞋款,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簡稱鞋技中心)為台灣唯一一個製鞋產業的研發單位,25年來持續提供鞋業最好的創新與創意。
1970年代,在人口紅利與匯率的雙重優勢下,勞力密集的製鞋業蓬勃的發展,最盛況的時候台灣有將三千多家製鞋廠。然而,1990年代後新區域經濟崛起,許多的製鞋業者紛紛轉往大陸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發展,留在台灣的業者,轉以內銷市場為主,雖然產業規模縮小了,但是對於創新、創意的需求,製鞋產業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消費者想要 創新接軌市場
製鞋業早期不需要太多創新,只要把鞋子做出來就一定會有人買,然而現今的消費者,除了鞋子要好看,還希望鞋子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性,所以只能不斷開發出更好的材質與材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咖啡紗纖維布料、防水透濕布料、高吸震發泡材、生物分解發泡材等等,讓人們可以獲得更好、更舒適的鞋款。鞋技中心在這些研發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腳色」,協助導入相關研發成果,讓製鞋業可以跟上市場的需求。世代斷層 用科技協助創新製鞋產業第一代的創業者現在多為50~60歲,許多人考慮要退休與安排接棒計畫,但是缺少師傅、缺少員工,人力短缺,因此業者就希望能夠以機械協助鞋子生產,所以鞋技中心進行半自動化生產線與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導入,例如機械手臂、前後幫機等等,協助產業界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不斷進步 突破產業困境鞋子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許多人愛鞋成癡,家中的鞋櫃隨便就超過20雙鞋。鞋子不光只是要保護腳,更是全身穿著重要的一環,消費者總是追求最好的鞋子,因此,我們只能不斷的創新與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市場中獲得資訊,再搭配不斷的創新研發,將想法與科技結合再一起,才能夠跟上市場,也才能協助鞋業突破困境。(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經理 孫希聖)(工商時報)
前言:台灣曾經有著製鞋王國的稱號,如今很多人都說製鞋業是夕陽產業,其實製鞋產業沒有一天能不創新,因為消費者永遠都在追求更好的鞋款,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簡稱鞋技中心)為台灣唯一一個製鞋產業的研發單位,25年來持續提供鞋業最好的創新與創意。
1970年代,在人口紅利與匯率的雙重優勢下,勞力密集的製鞋業蓬勃的發展,最盛況的時候台灣有將三千多家製鞋廠。然而,1990年代後新區域經濟崛起,許多的製鞋業者紛紛轉往大陸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發展,留在台灣的業者,轉以內銷市場為主,雖然產業規模縮小了,但是對於創新、創意的需求,製鞋產業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消費者想要 創新接軌市場
製鞋業早期不需要太多創新,只要把鞋子做出來就一定會有人買,然而現今的消費者,除了鞋子要好看,還希望鞋子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性,所以只能不斷開發出更好的材質與材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咖啡紗纖維布料、防水透濕布料、高吸震發泡材、生物分解發泡材等等,讓人們可以獲得更好、更舒適的鞋款。鞋技中心在這些研發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腳色」,協助導入相關研發成果,讓製鞋業可以跟上市場的需求。世代斷層 用科技協助創新製鞋產業第一代的創業者現在多為50~60歲,許多人考慮要退休與安排接棒計畫,但是缺少師傅、缺少員工,人力短缺,因此業者就希望能夠以機械協助鞋子生產,所以鞋技中心進行半自動化生產線與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導入,例如機械手臂、前後幫機等等,協助產業界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不斷進步 突破產業困境鞋子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許多人愛鞋成癡,家中的鞋櫃隨便就超過20雙鞋。鞋子不光只是要保護腳,更是全身穿著重要的一環,消費者總是追求最好的鞋子,因此,我們只能不斷的創新與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市場中獲得資訊,再搭配不斷的創新研發,將想法與科技結合再一起,才能夠跟上市場,也才能協助鞋業突破困境。(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經理 孫希聖)(工商時報)
94560FF0AD14964D